相关文章
Related articles联系电话:021-61500610
YRT-3
熔点测试仪
一、概述
YRT-3型熔点测试仪可广泛应用于医药、化学试剂、香料、染料、塑料等行业的生产与科研中,测量有机结晶物质的熔点。仪器设计即兼顾多用途应用场景,又符合《中国药典》中关于熔点测定法对仪器用具与测定方法的规定和要求,也符合美国、欧洲、日本等国药典对熔点测定的要求。仪器采用彩色触控屏控制程序升温、控温精度高、测量准确、重现性好、操作简便,带有权限管理功能。
二、主要功能
1.仪器带有权限管理功能;
2.磁力搅拌速度可调,以保证在各个温度段均能使搅拌速度处于适宜位置,从而保证传温液具有良好的温度一致性;
3.工作平台可作为磁力搅拌器单独使用,从而实现一机两用;
4.工作温度范围内,预置温度点可任意设置;
5.药典规定,样品应在液温低于其熔点值约10℃时放入传温液。仪器带有预热功能,预热温度到后,仪器进入恒温等待状态,并发出蜂鸣提示音;
6.仪器采用PID程序控温,控温精度高,升温速率偏差小;
7.仪器带有温度点记录功能,可记录初熔点、终熔点,最大支持5个样品,记录10个熔点值。
三、主要性能指标
1、熔点测定范围:室温至280℃
2、升温速率:0.5℃/分钟至4.0℃/分钟,任意设置
3、线性升温速率偏差:<5%
4、熔点测定精度:<220℃时不大于±0.3℃;
>220℃时不大于±1.0℃
5、温度预置:室温至260℃范围内任意预置
6、传温介质:甲基硅油
7、使用环境温度:10℃至40℃
8、电源:220V±10% 50HZ 功率300W
四、仪器结构
五、安装方法
4、打开包装箱,按装箱单核对附件种类及数量。
5、将包装及固定物去除。
6、将“立柱"拧入测试平台靠后部的“立柱安装孔"中,用螺丝刀通过支柱顶部的开槽拧紧。
7、将“隔热石棉垫"铺在“烧杯定位孔"上。
8、烧杯内加入随机携带的硅油,约200ml;将搅拌转子投入烧杯内(注意:此搅拌转子为耐高温专用转子,不可和一般搅拌转子一起混放,平时应单独存放);将烧杯放置在隔热石棉垫中心位置。
注意:烧杯内的加热片为交流220V,导线与加热片连接的端口为非绝缘状态。硅油是绝缘油,故在硅油内不会短路,对仪器进行正常操作也无触电风险。如有需要,可将烧杯内的硅油换为变压器油之类的绝缘油,但切不可在烧杯内加入水或放入金属物质,否则会发生短路或触电事故!!!
9、将“测试头"插入“立柱",通过测试头后部的定位螺丝拧紧固定。测试头固定位置以陶瓷加热片略高于烧杯内搅拌转子的高度,不影响搅拌转子旋转;同时加热片处于烧杯中心位置为准
10、将放大镜拧入测试平台靠前部的“放大镜安装孔",适当拧紧即可。
六、使用方法
1、开机:
电源开关在仪器左后侧;右后侧是“磁力搅拌速度调节旋钮"。
打开电源开关后,仪器上电启动,显示屏加载系统后显示主画面:
2、打开测试平台右后方的“磁力搅拌速度调节旋钮",调节该旋钮,使磁力电机开始运转,搅拌转子开始旋转。调节速度以能目视到烧杯内硅油产生流动,但未出现明显漩涡为准。
3、界面内容介绍:
点击该按键可在“自动"和“手动"间进行切换。
显示为“自动"时:
右侧的程控参数设置中的“程控目标值"和“起始温度"这两个值将进行自动填写:起始温度=预热温度设定值;程控目标值=起始温度值+50℃
显示为“手动"时:
右侧的程控参数设置中的“程控目标值"和“起始温度"这两个值可手动进行填写。
注意:为保证控温的准确性,非特殊需要,不可将“起始温度"设置的与“预热温度设定值"不同!
程序控制目标值:达到该温度值后,系统恒温在此温度值,不再继续升温。
升温速率:可在0.5到4之间任意设置,间隔为0.1,单位是℃/分钟。
4、操作
8)用户登录:
点击“用户登录"按键,会跳转出登录界面
界面左侧为用户名区域,在此区域选择需要进行登录的用户名,选择后点击界面右侧的“用户密码"框,系统会弹出软键盘,在软键盘上输入该用户密码后,点击软键盘上的确定键,关闭软键盘。点击登录界面上的“登录"键,登录该用户名,并自动关闭登录界面。
注:
出厂默认密码:
管理员:1 工艺员:2 操作员:3
注销方式:该功能可防止已登录用户在进行实验过程中离开仪器后,其他人员对仪器进行操作。
超过登录时长:
登录X分钟后,系统自动注销该用户登录状态。
超过空闲时长:
登录后X分钟不对仪器进行操作,系统自动注销该用户登录状态。
时长设置为0分钟时,该功能不生效。
9)温度设置:
点击“预热温度设定框",通过软键盘对该值进行设置。该值通常低于样品熔点值约10℃左右。
如无必要,可使用“自动"状态,自动填充程控的“起始值"和“目标值"。如有必要,则使用“手动"状态,手动对该两个值进行设置。
点击“升温速率"框,通过软键盘对程控状态所需要的升温速率进行设置。
10)预热:
点击“预热开关",预热开关显示出红色标记时为开关打开,开始进入预热状态。此时系统根据室温与预热值之间的温差情况,自动调节加热功率,升温到预热目标值后,系统自动进行恒温控制,使温度控温在该设定值。
控温在预热温度值后,系统会发出报警声,同时界面上会出现提示框,提示已经控温在预热温度。点击屏幕上的提示框后,可消除报警声。
11)放入样品:
将样品装入毛细管中
将毛细管插入毛细管架
将毛细管架通过“测试头"上的磁铁,吸附在测试头上。毛细管架放置高度以毛细管装有样品端与温度传感器底部齐平为准。
注意:此时烧杯内硅油可能是高温状态,操作时应采取适宜的防护措施,防止烫伤。
12)程序控温:
点击“程控开关"键,该键显示红色标识时为打开状态,开始进行程序控制,此时系统按照设置的升温速率开始程控升温。
点击“程控开关"键后,为防止误操作,此时“预热开关"自动隐藏。
13)通过放大镜观察样品的变化情况,并准备记录熔点值。
14)熔点值记录:
点击主界面“记录操作"键,系统跳转至熔点值记录界面
目视观察到某物料初熔时,点击该物料所对应的初熔温度值记录点;
目视观察到某物料终熔时,点击该物料所对应的终熔温度值记录点。
以此类推,直至记录下来所有物料的初熔和终熔温度值。
注:每点击一次记录点,该记录点所记录的温度值将会刷新一次,用后一次点击时的温度值覆盖前一次记录的温度值。
15)记录查看
点击“记录查看"键,系统跳转至记录查看界面。
在此界面可查看已经被记录的温度值。
点击“定位时间"键,可对查看记录的时间段进行选择。
5、权限管理:
以管理员身份登录后,点击主界面上的“权限管理"键,系统跳转至用户管理界面
可对用户进行新增、复制、修改、删除等操作。
各级别用户组权限区别:
管理员组:最高权限,可进行全部操作。
工艺员组:可进行实验参数设置操作及实验操作;可进行“设置选择"功能中的“系统设置"操作。
操作员组:可进行实验参数设置操作及实验操作。
6、设置选择
点击“设置选择"键,系统跳转至参数设置界面
系统设置
背光灯常亮设置及背光灯关闭时间:是对显示屏背光进行设置。
蜂鸣器开关及蜂鸣长度:是对蜂鸣器是否响及响一声的时长进行设置。
蜂鸣延时:预热控制在设定温度后,延时多少秒发出蜂鸣报警提示。该时间越长,蜂鸣提示音发出的时间越晚,温度越能稳定控制在预热设定温度,但如果预热温度值较高,与环境温度间差距过大,如果该时间设置的过长,就会造成预热迟迟不能完成。该值建议设置为30秒以内。
设定蜂鸣时长:发出蜂鸣提示音后,蜂鸣器响的时长,默认60秒。
蜂鸣偏差:控制在预热设定温度后,一分钟内偏差不超过多少度,认为是已经控制在该设定值,可以发出蜂鸣提示音了。默认为0.3℃。例如:预热设定温度为90℃,当达到90℃并进行恒温控制后,一分钟内,温度变化在89.7℃到90.3℃之间,即认为已经达到预热控温要求,可以发出蜂鸣提示音,提示可以进行放样品,进行后续程控实验了。
预热温度并不是实验温度,所有对预热温度的控温精度不必要求过高,故不建议对该值设置的过小。
蜂鸣时间:发出蜂鸣提示音后,如果没有开始程控,多长时间内,系统还会反复发出蜂鸣提示音。
温度矫正
由于测温元件有温度漂移的物理特性,仪器使用一段时间后,可能会出现温度偏差的情况,此时需要对仪器温度进行校正。方法如下:
1)将仪器预热温度值设定为37.0℃常用温度值,例如常用120℃,则将预热温度值设置为120℃;打开预热开关开始加热,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,并恒温15分钟后,取一支经计量标定后的精密水银温度计,插入烧杯中,使水银温度计的测温头尽量贴近仪器的温度传感器,待示值稳定后准确读取示值温度(包括小数点后一位);
2)点击主界面上的“设置选择"键,再点击界面左侧的“温度矫正"键,显示出“温度矫正"界面,在“实际温度"框内准确填入水银温度计的示值温度(包括小数点后一位)。
先点击“复位"键,再点击“温度校正"键,即可完成温度矫正。
Copyright © 2025 上海精胜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11000863号-4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.xml